紅花酢漿草的繁殖方法
紅花酢漿草的繁殖方法,大花酢漿草是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喜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。大花酢漿草原產南非。同屬常見的有另一種紅花酢漿草,具有肉質半透明根,花呈淡玫瑰紫紅色,直徑約4厘米,原產南非,不耐寒。這兩種酢漿草有一個共同的特性,其花和葉對光有敏感性——喜光,有光的白晝和晴天開放,晚上和陰雨天閉合。
酢漿草類的繁殖以分株為主,其鱗狀根莖繁殖力很強,很容易萌發幼苗。春秋兩季結合換盆移植分栽根莖,將休眠的鱗狀根莖取出橫向埋人土中,每盆3~4個。栽好后將盆放于陰處緩苗幾天,即可成活。冬季在溫室越冬。酢漿草果實成熟時容易開裂使種子散落,因此要掌握采種的時機。當果實由青轉黃時及時采收,在室內攤開晾于紙上,取出種子。春秋盆播,保持土壤濕潤。當溫度為25℃左右時,7~10天發芽。春播苗當年開花,秋播者第二年開花。
栽培酢漿草盆土內要加入堆肥。鱗狀根莖不能栽得過深,栽后澆透水,放在蔭處,保持盆土濕潤。生長期液肥2~3次。5~6月時紅花酢漿草休眠,剪除殘花枯葉,將盆倒置在通風隱蔽處。
紅花酢漿草用于地被,多用種子繁殖,于3~4月播種,在25~30℃條件下7~10天發芽,當年秋季開花。小面積種植可在早春采根莖分株,按10~15厘米株距栽培,夏季即開花。紅花酢漿草原產南美巴西,喜半陰與濕潤環境,適宜沙質土壤栽培,溫帶地區可在露地越冬。因其生長迅速,繁殖力強,在生長期間宜保持土壤濕潤,施2~3次全元素復合肥,以促進開花繁茂,花團錦簇。開花時期及時剪去殘花,拔去雜草,減少養分消耗,增強觀賞效果,以上就是關于紅花酢漿草的繁殖方法的介紹。